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logo征集 > 付费标志征集 > “新时代·新青年·新境界——首届山东青年美术高峰论坛”征稿通知

“新时代·新青年·新境界——首届山东青年美术高峰论坛”征稿通知

时间:2023-03-20 14:13 [ ] 来源:网络 已被浏览8

为明确把握新时代美术创作的方向,加强美术理论对美术创作的引领,挖掘青年美术理论、美术批评人才。按照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工作部署,根据2023年3月在山东青岛举办“新时代·新青年·新境界——首届山东青年美术高峰论坛”的宗旨思想,现将本届论坛的征稿事宜通知如下:

一、组织单位

主办单位:

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

山东省美术家协会

二、征稿主题

(一)美术思潮和学术方位

1. 会议关于文艺方针的论述

2.习近平系列重要文艺思想对新时代文艺理论的构建

3.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

4.新时代党史题材美术创作研究

(二)美术理论

1.齐鲁文化精神的图像建构研究

2.中国当代美术视野中的山东美术研究

3.现实主义美术创作的历史价值

4.当代美育建设与美术发展

5.山东美术创作的交流与传播

(三)美术批评

1.山东青年美术与新时代山东文化形象塑造

2.山东青年美术与美术话语体系建构

3.山东青年美术创作与美术理论评论

4.山东青年美术创作的价值与使命

(四)青岛美术

1.青岛美术的历史与现状

2.青岛水彩画创作研究

3.青岛美术创作的文化生态

4.青岛美术创作的价值与定位

三、征稿要求

1.本届论坛征稿对象为:年龄在45岁以下(1978年1月1日后出生,以身份证出生日期为准)山东籍或在山东生活、工作、学习的作者。

2.投稿的论文须为未经任何形式在任何媒体发表的原创稿件,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且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。应严格遵守学术伦理规范,否则造成任何法律纠纷或责任由作者自负,并在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网站进行公告,取消其入选资格。

3.论文请用word格式于2023年5月1日前发至组委会投稿邮箱:sdmx2023@163.com,标题注明“首届山东青年美术高峰论坛”征稿。

4.论文要有中文摘要、关键词,注释一律采用脚注形式。论文文件标题格式为:姓名+单位+论文题目。(后附“征稿论文体例要求”)

5.在读本科生、硕士或博士研究生投稿如有指导教师,需注明。

6.稿件正文部分字数要求在3000字以上,5000字以内。

四、主办方在山东省美术家协会评委库中遴选专家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,对投稿论文进行评选。入选名单将及时在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官方网站、微信公众号公布。

五、入选作者待遇

1.入选论文将结集出版。评委会将从征稿论文中遴选60篇入选论文,入选作者前30名具备申请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入会资格的一次条件(理论研究类计3分),其他30名入选者计1分。

2.本届论坛出版的论文集,每位入选作者均可获赠一本。

3.组委会向入选作者颁发证书。

4.组委会为投稿数量多、质量较高及入选数量多的组织单位颁发“优秀组织奖”证书;为入选论文作者的指导教师颁发“优秀指导教师”证书。

六、主办权

主办方拥有投稿论文的研究、摄影、录像、出版及宣传权。

七、凡投稿作者应视为已确认并遵守征稿通知的各项规定。

八、论坛具体信息可登录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官方网站(http://meishu.sdwenlian.com/)或官方微信平台查看。

附:

征稿论文体例要求

一、论文体例包括标题、中文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页下脚注

1.论文标题:标题应简明扼要,用小三号加重黑体字。

2.中文摘要与关键词:摘要(150-300字)应以最简洁的语言介绍论文的内容要点,其中包括研究目的、研究方法、结果、结论及意义等,并注意突出论文中的新论点、新见解或创造性的成果,并在摘要后单独一行列出3-5个关键词,之间用分号相隔。关键词应体现论文的主要内容,词组符合学术规范。摘要和关键词标题字用小三号加重黑体字,摘要内容和关键词用小四号宋体字。

3.论文正文: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字。各级标题用小四号加粗黑体字。标题应简明扼要,体现阐述内容的重点,无标点符号。

4.注释规范:所有注释采用页下脚注形式,脚注用小5号宋体字,每页单独排序。每一个注释请尽量依次注明作者国籍(中国近现代略,古代要指明朝代)、作者名(《道德经》《论语》等人所共知的可略)、作品名、卷册、译者、刊物名称以及年份期数或者出版社名称以及版本年份、页码。(凡是收入论文集的论文,随后要指明论文集名称)

非直接引用原文时,注释前应加“参见”。

引用资料非来自原始出处时,应注明“转引自”。

中文注释规范范例:

宗白华:《美学散步》,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,第14页。

[美]伦纳德·史莱因:《艺术与物理学——时空和光的艺术观与物理观》,暴永宁、吴伯泽译,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,第18页。

武玉明:《俄罗斯对中国年画的研究与接受》,《中华文化论坛》2014年第5期。

沈从文:《<边城>题记》,载《沈从文全集》第8卷,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,第3页。

参见詹福瑞:《论经典》,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版,第36页。

中文以外的其他语言注释规范请参照中文注释规范。

二、论文文件标题格式为:姓名+单位+论文题目,请按照以下要求校对全文并打包材料

1.请作者认真校对文章,确保正文、图表、引文、注释、文字等内容完全准确。在审稿和编校过程中,如果在论文中发现三处及以上明显引文注释和知识型、常识性错误,评委会将不予采用。敬请作者认真核对,规范行文,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。

2.正文中的直接引文(打双引号的引文)和脚注中的参考文献内容,请务必逐条核对,确保其准确性。请将核对材料打包,作为附件发送。

核对材料包括:①脚注中的参考文献,书籍类提供封面和版权页的电子版,文章类提供全文PDF电子版。②正文中的直接引文,提供引文页电子版,请注意该页面须包含页码信息,同时用红线将引用文字标出。

请注意:核对材料的电子版文件名称按照“作者+作品名”的格式命名;以页为单位,按照第1页、第2页……建文件夹,将每页当中涉及到的电子版文件放入相应的文件夹中,整体打包,以附件形式发送。

三、请将中国知网查重全文对照报告以附件形式发送。要求论文重复率不超过全文的15%。

四、文末请注明:作者姓名(以身份证为准)、出生年月、性别、工作单位、职称或职务、学历、主要研究方向、是否新文艺群体,以及通讯地址、电话、电子邮箱等详细联系方式。
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fvt3dzj0mA-9uJAVykM6qQ

本文原文地址:http://www.cnlogo8.com/logozj/fufeibiaozhizhengji/272210.html转载请注明原站地址